有这样一群孩子被称为“星星的孩子”,他们拥有明亮的眼神却又好像超然世外。孤独症让他们变得特殊,需要大家更多的关爱……
孤独症谱系障碍(autism spectrum disorder,ASD)又称孤独症、自闭症,是一类以不同程度的社会交往和交流障碍、狭隘兴趣、重复刻板行为以及感知觉异常为主要特征的神经发育障碍性疾病,是一种先天发育障碍,起病于儿童早期。
全球范围内孤独症患病率均出现上升趋势,尤其是轻症患者逐年增加,我国报道患病率为0.7%,美国最新患病率为2.8%(1/36)。
大部分孤独症儿童在12-24月龄时即表现出发育异常,有的甚至在婴儿期即有所表现,如缺乏眼神交流与接触,呼名不应,不指物等表现。如果早期能关注到儿童发育异常,积极关注和早期干预,将极大改善儿童远期预后。以下具有强有力的证据可作为ASD早期识别的5种行为标记,简称:“五不”行为:
“五不”行为
1、不(少)看:比如面对面交流时与人无目光对视,或者眼神接触的时间短暂,注视减少;或出现眼神躲避,避免和他人的眼神接触;
2、不(少)应:比如对父母(带养人)的呼唤声听而不闻,对叫名字应答不敏感,不理人;不听从指令,不会按要求指人或物;常常独自玩耍,对其他儿童游戏缺乏兴趣;
3、不(少)指:比如不会点头表示需要、摇头表示不要;不能或很少有目的的用手指指、比划等;很少展示兴趣或分享;
4、不(少)语:比如不会说话,或者存在语言出现延迟,或者会说话,但多是重复他人或自己的话语,有意义的语言少,语言能力低于同龄儿童;
5、不当:比如重复刻板地玩一种玩具,喜欢反复将小汽车排成一排,旋转物品并持续注视等。比如不喜欢被人抱或碰,对新环境适应差,易发脾气哭闹;特别挑食、对某些事物强烈的兴趣或特别固执。语言的不当比如正常语言出现后语言的倒退,难以听懂,重复或无意义的语言。

针对存在社交沟通能力落后或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及时评估,科学规范干预非常重要。南京市妇幼保健院儿童保健科开设治疗师支持下的父母介入早期干预(TPEI)课程多年,其在治疗师的支持下,通过系统化的课程循序渐进地帮助父母有效掌握孤独症儿童早期干预技巧,学习亲子互动策略,提高父母技能,协助家长将技巧融入生活,创造出一种长期的、持续性的、有益于特殊儿童发展的家庭环境,改善预后。
儿童孤独症专病门诊开诊
为方便患儿及家长就诊,南京市妇幼保健院儿童保健科从2024年1月开始开设了“儿童孤独症专病门诊”,针对社交能力落后,喜欢独自玩,不(很少)看人、语言沟通能力弱、不合群、与人互动不能持久,或有兴趣爱好狭窄、重复刻板行为等,怀疑有孤独症谱系障碍表现的儿童,进行评估、诊断/鉴别诊断、干预训练计划的制定和指导。
门诊时间
周四下午14:00-17:00
门诊地点
南京市妇幼保健院1号楼6楼640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