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号
妇幼云
患者通道
通知公告
办事指南
科研项目
科技成果
知识产权
下载中心
院校教育
教学信息 教学管理 教学任务
毕业后医学教育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 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 临床技能培训中心
继续教育
进修管理
基地培训
江苏省分娩镇痛技术培训 全国出生缺陷防治人才培训
临床试验机构
机构介绍 办事指南 法律法规 信息动态及公告 受试者招募 常用下载
临床试验伦理委员会
组织介绍 伦理审查 常用下载 知识法规 受试者招募 会议通知
医学伦理委员会
组织介绍 政策法规 伦理审查 常用下载
组织介绍 伦理审查 常用下载
生殖伦理委员会
组织介绍 法律法规
举报监督
信访投诉
院长信箱
您的位置:首页 > 健教云宣教 > 孕早期
乙肝孕产妇的"生育选择题":
科学认知破除三代误解
乙肝病毒三大传播途径
医学早已明确:乙肝病毒不会通过基因遗传,而是通过母婴传播、血液传播和性传播三大途径传播。我国慢性乙肝病毒感染者中,约40%源于母婴传播,这也是为何世界卫生组织将消除母婴传播列为全球乙肝防治的核心目标。
母婴阻断体系
现代医学已经建立起成熟的母婴阻断体系,规范采取联合免疫措施后,乙肝母婴传播率可降至0.3%。这意味着乙肝孕产妇完全可以生育健康宝宝,但前提是从孕前就开始科学管理:建议备孕女性提前6-12个月进行肝功能、病毒载量(HBV DNA)检测,孕期遵循医嘱,必要时及时启动抗病毒治疗。
只要做好孕期管理“黄金三角”和新生儿“联合免疫”,通过这样的“3 1”措施,可以很好的阻断乙肝病毒的母婴传播。
孕期管理"黄金三角":
监测-用药-防护 一个都不能少
妊娠合并乙肝的管理如同走钢丝,需要产科与感染科医生协同护航。“整个孕期要构建监测、用药、防护的三角体系。” 肝功能正常的病毒携带者需每1-2个月复查,出现转氨酶升高时立即就医;正在服药的孕妇要严格遵医嘱,切勿擅自停药导致病毒反弹。
生活中的防护细节同样关键
刷牙时牙龈出血的牙刷需单独存放,皮肤破损处要及时消毒包扎。
值得注意的是,乙肝病毒不会通过母乳传播,但当乳头皲裂出血时建议暂停哺乳。2024年新版《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特别指出,新生儿完成规范免疫后,乙肝妈妈进行母乳喂养不会增加传播风险。
新生儿"联合免疫":
阻断母婴传播的重要措施
"联合免疫"接种
刚出生的小生命在护士手中完成乙肝免疫球蛋白(HBIG)联合乙肝疫苗接种。这个被称为"联合免疫"的操作,是阻断母婴传播的最后一道防线。国家疾控中心数据显示,我国新生儿及时接种率已达95%以上。
正确的接种流程分秒必争:乙肝产妇的新生儿应在出生后12小时内注射乙肝疫苗和乙肝免疫球蛋白,1月龄和6月龄时分别完成后续两针。临床研究表明,这种"0-1-6"方案结合母亲孕期干预,可使阻断成功率达到99.7%。家长需保存好疫苗接种凭证,完成全程免疫后1-2个月检测乙肝表面抗体,确保宝宝获得有效保护。
在这个特别的日子,让我们记住:每个乙肝病毒携带孕产妇都有生育健康宝宝的权利,每个新生命都应获得公平的健康起跑线。
正如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谭德塞所言:“消除病毒性肝炎不是选择题,而是必须完成的公共卫生使命。”当最后一例母婴传播病例成为历史,那将是人类对抗传染病最动人的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