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幼云

Health

产后盆底康复

您的位置:首页 > 健教云宣教 > 产后盆底康复

产后钙流失需警惕
[ 时间:2025-05-23 ]

血钙正常的“欺骗性”

在孕妈妈们产检时有一项指标叫做“血钙”,很多孕妈妈看到血钙正常就认为自己钙量充足不需要补钙了,这个想法其实是错误的。

“血钙”是指血液循环中的钙量,该指标用于反映身体的整体状况,并不能真实反映人体的总钙量。人体99%的钙储存在骨骼和牙齿中,仅1%存在于血液。

当膳食钙摄入不足时,身体会启动“拆骨补血”机制:甲状旁腺激素促使骨骼释放钙进入血液,以维持血钙浓度稳定。因此,血钙正常可能掩盖了骨骼钙流失的真相。

为何产后更要注意钙流失


产后女性的双重消耗


哺乳需求:每分泌1升乳汁约需300mg钙,相当于每日额外流失钙量相当于一杯牛奶。 

激素波动:孕期高雌激素状态保护骨钙,产后雌激素骤降,骨钙流失加速。 


忽视缺钙的潜在风险

短期:腰背酸痛、牙齿松动、抽筋(常被误认为“月子病”)。

长期:骨质疏松风险增加,绝经后骨折概率上升。 

母婴双重影响:母乳钙含量依赖母亲摄入量,长期缺钙可能影响婴儿骨骼发育。



科学补钙行动指南


先自查


  • 夜间小腿抽筋

  • 腰背持续性酸痛

  • 指甲脆裂

  • 牙齿敏感

推荐哺乳期宝妈在产后42天检查时常规进行超声骨密度筛查


科学补钙

1. 阶梯式营养方案

哺乳期:每日推荐补钙1000-1200mg ,推荐饮食:牛奶500ml 豆腐150g 绿叶菜300g 钙剂300mg。

非哺乳期:每日推荐补钙800-1000mg ,膳食优先,必要时补充剂。

2. 补钙增效策略

维生素D:每日晒太阳15分钟或补充400-800IU,促进钙吸收。 

避开干扰因素:咖啡因、高盐饮食、草酸(如菠菜需焯水)。 

运动刺激:负重运动(快走或瑜伽)增强骨沉积。

3. 警惕补钙误区

骨头汤补钙(每碗仅含2-5mg钙,钙少且尿酸高、油脂多,增加肥胖风险)

盲目服用大剂量钙片(超过2000mg/日可能增加肾结石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