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号
妇幼云
患者通道
通知公告
办事指南
科研项目
科技成果
知识产权
下载中心
院校教育
教学信息 教学管理 教学任务
毕业后医学教育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 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 临床技能培训中心
继续教育
进修管理
基地培训
江苏省分娩镇痛技术培训 全国出生缺陷防治人才培训
临床试验机构
机构介绍 办事指南 法律法规 信息动态及公告 受试者招募 常用下载
临床试验伦理委员会
组织介绍 伦理审查 常用下载 知识法规 受试者招募 会议通知
医学伦理委员会
组织介绍 政策法规 伦理审查 常用下载
组织介绍 伦理审查 常用下载
生殖伦理委员会
组织介绍 法律法规
举报监督
信访投诉
院长信箱
您的位置:首页 > 健教云宣教 > 疼痛管理
自2017年起中国医师协会麻醉学医师分会(CAA)和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CSA)将每年三月的最后一周定为“中国麻醉周”。2025年“中国麻醉周”主题是:生命至重 大医精诚——守生命保驾护航,护健康安逸绵长。
在人们的印象中,麻醉医师常常出现在手术室中,其实除了常规的手术麻醉外,南京市妇幼保健院麻醉科同时致力于推广无痛舒适化诊疗技术。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健康意识的增强,越来越多的患者开始关注诊疗过程中的舒适度和疼痛感。为了满足患者的需求,麻醉科积极引进和开展了一系列无痛舒适化诊疗技术,包括无痛分娩、无痛人流、无痛取卵、无痛纤支镜、无痛LEEP刀治疗以及无痛胃肠镜等。
如果选择“无痛”,患者难免担心麻醉次数多了会不会对身体造成什么影响。下面针对门诊中患者普遍关注的几个问题,来分别解答。
关于麻醉,这些您需知道
01
多次麻醉会“变傻”吗?
答:对于“多次麻醉是否会变傻”的担忧,目前尚无明确证据。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指出:单次规范麻醉对成人和儿童均无明确长期脑损伤证据。麻醉药物通过抑制中枢神经系统的信号传递,使患者进入无意识状态。这些药物通常在几小时内通过肝脏和肾脏代谢排出体外,不会对大脑造成永久性损伤。术后可能出现的短暂记忆力下降、注意力不集中等症状,通常与麻醉药物的代谢过程有关,而非大脑功能受损。这些症状一般在数小时至数天内消失。
02
无痛诊疗有风险吗?
答:从是否使用镇静或麻醉药物的角度来看,无痛诊疗的麻醉用药确实会带来麻醉相关的风险。然而,近二十年来,南京市妇幼保健院舒适化医疗得到快速发展,为患者带来更好的舒适度和就医体验,也为手术医生提供了更好的手术条件,每年开展无痛诊疗约3万例,均未发生严重并发症。例如,有些患者咽喉部非常敏感,插入胃镜时可能导致呼吸困难、面部充血,这类患者更适合选择无痛胃肠镜。对于疼痛程度较剧烈、需患者高度配合的手术来说,无痛不仅能减轻身体疼痛,同时也能提高手术安全性,减少手术并发症的发生。
因此,是否愿意做无痛诊疗由患者权衡利弊后决定,而是否适合进行无痛诊疗,则应由麻醉医师评估决定。患者在检查前应如实告知病史,并严格遵守禁食、禁饮等要求,这有助于减少麻醉风险。
03
手术过程中可能会苏醒吗?
答:在规范的麻醉管理下,患者能够进入适度镇静和全身麻醉状态,舒适地“睡一觉”,麻醉中不会苏醒。然而,极少数人对麻醉药物不敏感、代谢速度较快,或遇到疑难复杂病例、操作难度大、时间较长的情况,可能会增加麻醉中苏醒的风险。
不过无需过度担忧,麻醉医师会在手术麻醉全程通过血流动力学、麻醉深度监测等指标监控患者的麻醉状态,确保麻醉深度适当,麻醉和诊疗过程中不会苏醒。
04 门诊手术麻醉前有哪些注意事项吗?
04
门诊手术麻醉前有哪些注意事项吗?
门诊手术麻醉前需要注意:
(1)患者必须告知麻醉医师既往有无手术史、麻醉史,有无食物、药物过敏史,有无家族遗传病史等,既往有无合并高血压、糖尿病、哮喘等特殊病史,以及目前所使用的药物(尤其是抗凝药)等,这些都和麻醉安全息息相关;
(2)术前通常需禁食6-8小时,禁饮2-4小时,以减少麻醉中呕吐和误吸的风险;
(3)术前一周禁烟禁酒,以减少麻醉中低氧血症发生的风险;
(4)术前完成血常规、心电图等必要检查,确保身体状况适合麻醉;
(5)请勿化妆或做美甲,以避免影响唇色面色的观察和脉搏血氧饱和度的监测;
(6)手术需有家属或朋友陪同,因麻醉后可能出现短暂头晕或乏力;
(7)术后需在恢复室观察,直至完全清醒,生命体征平稳。术后反应可能出现头晕、恶心等,通常短暂,若持续或加重需及时告知医师。完全清醒后,先少量饮水,无不适再逐步恢复饮食;
(8)麻醉后24小时内禁止驾车,禁止进行机械操作或精细以及高空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