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幼云

Health

日常护理

您的位置:首页 > 健教云宣教 > 日常护理

儿童便秘别焦虑 儿科医生来帮你
[ 时间:2025-03-11 ]

真便秘还是假便秘?

便秘不仅影响孩子的饮食、睡眠和情绪,长期未干预还可能导致肛裂、痔疮,甚至影响生长发育,但好消息是,90%以上的儿童便秘是功能性的,通过科学管理完全可以改善。

如何判断孩子是“真便秘”?

家长常误认为“几天不排便=便秘”,特别是有的母乳喂养宝宝,排便间隔长,但粪便柔软、无痛苦,这可能是“攒肚”而并非便秘,无需过度干预。但如出现下列情况,满足≥2条,持续1个月以上,就可以诊断“便秘” :

1. 每周排便≤2次; 

2. 每周至少有1次大便失禁:能自主排便后仍弄脏内裤(粪污);

3. 有大量粪潴留史或有与粪潴留有关的腹部不适姿势;

4. 排便疼痛或费力; 

5. 直肠内存在大块粪块;

6. 排出的粪便粗大,以至于堵塞厕所。

儿童便秘的常见原因

01

生理性因素

饮食不当:膳食纤维不足(少吃蔬菜、水果、全谷物)、饮水不足、过量摄入牛奶或高蛋白食物。 

排便习惯差:憋便、如厕训练过早或强迫、使用不习惯的厕所。 

活动量少:久坐、缺乏运动导致肠道蠕动减弱。 

02

心理性因素

排便疼痛恐惧:一次排便疼痛让孩子产生心理阴影,主动憋便形成恶性循环。 

环境变化:入园、入学后不愿在学校排便。 

03

病理性因素

先天性巨结肠、甲状腺功能减退、脊柱病变等。 

提示:若新生儿期即出现便秘、伴呕吐、腹胀、生长发育落后、巨结肠家族史、无原因的下肢无力、无肛裂情况下出现便血、带状(变细,条状)大便等情况,需及时就医排查器质性疾病!

治疗便秘

先“清库存”,再“防复发”

1

第一步:清除肠道淤积粪便

口服药物:聚乙二醇(PEG)是儿童一线用药,还可选择乳果糖,需在医生指导下调整剂量。 

直肠用药:开塞露或甘油栓(短期使用安全,但不可长期依赖)。

2

第二步:维持治疗防复发 (关键!)

维持用药:在医生指导下逐渐减量,不可自行停药!很多家长误以为“排便正常就停药”,导致复发。 

调整饮食:每日饮食中膳食纤维(克)=年龄 5(例如3岁儿童需8克/天)

排便训练:医师指导下进行排便训练,每天餐后半小时坐马桶5-10分钟,利用“胃结肠反射”养成规律排便习惯。 

心理支持:用绘本、游戏减少孩子对排便的恐惧;避免因“弄脏裤子”责骂孩子,多鼓励。 

3

从生活细节入手预防复发

● 饮食均衡:蔬菜、水果、全谷物占每日食物的1/3; 

● 保证正常的的水分摄入; 

● 适量的每日运动; 

● 家庭记录:记录排便时间、性状(可参考布里斯托大便分类法),复诊时提供给医生参考。

儿童便秘是一场“持久战”,通常需要治疗数月至数年。另外,发病年龄距首次就诊时间间隔越长,症状缓解率越低,所以出现便秘情况要及时就医。家长需要耐心配合医生,坚持药物、饮食、排便训练的综合管理。早干预、科学应对,绝大多数孩子可以彻底告别便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