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幼云

Health

产后盆底康复

您的位置:首页 > 健教云宣教 > 产后盆底康复

产后“妈妈臀” “假胯宽”怎么办?
[ 时间:2024-11-13 ]

生完孩子体态不良

是因为骨盆变宽了么?

有一点宝妈一定要明白,生完孩子所谓的“妈妈臀”“假胯宽”,并不是有些宣传上写的的骨盆关节变大了,而是孕产期变化导致的身体变化的整体外在表现。



从孕四周开始,身体分泌松弛素,腰腹骨盆周围肌肉、韧带变得松弛,受松弛素、孕期身体负担的加重、日常生活中不良姿态及产后疲劳等多种因素影响,宝妈们核心肌群力量下降、骨盆带稳定下降,继而可能产生骨盆骨骼排列不良出现耻骨联合分离、骶髂关节紊乱、骨盆位置异常及某些肌肉的异常代偿。

因此,生完孩子不是真的骨盆变宽,而是骨盆位置及骨盆带肌肉力量失衡导致的功能和体态的改变。“骨盆歪斜”或“骨盆旋移综合征”是产后宝妈骨盆位置变化中最常见的类型,发生率可能高达60~80%。

骨盆“歪斜”

会带来什么问题?

部分骨盆的“歪斜”只是骨盆相对位置发生改变,整体结构上和大小并未发生改变。



① 疼痛

有部分宝妈的骨盆会在产后发生结构的微小移位而产生骨盆带疼痛问题,例如耻骨联合分离、骶髂关节紊乱。



② 生物力学改变

骨盆“歪斜”的情况不仅会影响到骨盆本身,还会影响到全身其他部位的生物力学改变,是导致神经、全身失调的重要因素,容易出现脊柱代偿性侧弯、骨盆旋转功能性长短腿、骨盆前后倾等姿态异常。



③ 美学方面“体态杀手”

肌肉萎缩塌陷、脂肪堆积出现妈妈臀、假胯宽;腹壁松弛、骨盆前移小肚子突出;下肢力学改变出现XO型腿等等,不仅影响外在形态美观,更直接影响产妇身心健康。



徒手真的可以

复位骨盆吗?

“徒手整骨”这个概念现在非常火热,不少产后宝妈想通过这个方法恢复体态。实际上,手法治疗确实是改善产后体态的方法之一,但如果只通过这一种方法治疗的话可能收效甚微,还是应该进行有针对性的综合治疗。建议产后42天体检时进行体态骨盆评估,及早发现问题早期干预治疗效果更佳。

① 手法治疗

疼痛管理、异常紧张肌筋膜释放、必要时关节整复手法恢复良好排列关系。

② 物理因子治疗

利用物理因子方法作用于人体达到治疗的目的,常用方法:中频脉冲、局部热疗、拔罐等。

③ 运动康复

正确有效的腹式呼吸模式恢复三腔对位共轴、核心肌群力量及稳定性的增强、拮抗肌群弹性及平衡性的恢复、脊柱灵活度及骨盆稳定的提升、运动功能整合。

④ 日常生活“不良姿态”的改善

“二郎腿”“盘腿”跷不得,小习惯大问题!


最后提醒大家,每个人个体差异较大,出现的体态问题也不同,并不是每个人产后都需要“收胯”。自身要有正确的判别意识,不要盲目跟风做产后康复项目,有特殊疼痛问题及时寻求专业医师团队帮助!